安装 PVE
使用 Rufus 制作 PVE 启动盘
ISO - 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
- https://www.proxmox.com/en/downloads/proxmox-virtual-environment/isohttps://enterprise.proxmox.com/iso/proxmox-ve_9.1-1.iso
Rufus - 轻松创建 USB 启动盘
4029GP BIOS/BMC 设置
进入 BIOS
IPMI>Remote Control>Launch Console- 开机自检时,虚拟键盘,狂按 Delete 进入 UEFI BIOS(Supermicro X11 系列主板默认是 Del)
- 如果一直没看到 BIOS 的显示,可以在第一步再新开一个控制台窗口
开启虚拟化相关
Advanced>CPU Configuration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(VT-x)设为Enable
Advanced>Chipset ConfigurationNorth Bridge>IIO Configuration>Intel@ VT for Directed I/O (VT-d)- 全都设为
Enable
Advanced>PCIe/PCI/PnP ConfigurationSR-IOV Support设为EnabledAbove 4G Decoding设为Enabled
UEFI & Secure Boot
Boot>Boot Mode select设为UEFISecurity>Secure Boot设为Disabled
RAID/存储控制器
Advanced>PCIe/PCI/PnP ConfigurationSYS-4029GP-TRT PCIE Option Rom SettingCPU和PCH开头的所有PCIE x16 OPROM都设为EFI
在 BIOS 的 Advanced -> PCIe/PCI/PnP 之类菜单里找到 S3108 的 Option ROM,设为 UEFI 模式,否则有可能装完系统后出现找不到 GRUB 的问题。
设置启动顺序
Boot>FIXED BOOT ORDER Priorities- 选中 U 盘所在的 Boot Option,按
+提升到第一位 - 或者回车选中 Boot Option 1,将其设为 U 盘
- 类似
UEFI USB Key: UEFI: VendorCoProductCode 2.00, Partition 2
- 选中 U 盘所在的 Boot Option,按
- 安装完成之后再将 Intel 1TB SSD 改为第一位
- 类似
UEFI Hard Disk: Ubuntu (INTEL SSDPF2KX960HZ-****)
- 类似
保存并退出 BIOS 设置
Save & Exit>Save Changes- 按
F4保存并退出 BIOS 设置
这样应该就会从 U 盘启动。
从 U 盘安装 PVE
从 U 盘启动
- 插好 U 盘;
- 开机时按 F11/F12(取决于 BIOS),选 USB 启动
- 如果上面 BIOS 设置了 U 盘为第一启动项,则默认进入 PVE 启动画面。
- 在 PVE 启动画面里选:
Install Proxmox VE (Graphical) - 许可协议:EULA 直接
Accept。
选择安装目标硬盘
Target Harddisk- 在列表里找到 1TB Intel SSD(通过容量和型号区分);
- 确认不要选错成 4TB。
- 点击右边的
Options:Filesystem:选ext4(默认),PVE 会在这块盘上创建 LVM + LVM-Thin,root 用 ext4- 其他参数(hdsize, swapsize, maxroot, minfree, maxvz)可以先用默认值
- 后面反正主力用 4TB 盘来放 VM,所以 1TB 上那块 local-lvm 只会偶尔用来放 ISO/模板/临时测试 VM
地区 & 键盘布局
- Country 选 China
- Time zone:选 Asia/Shanghai
- Keyboard:选 U.S. English
root 密码和邮箱
- 设置密码,用户名固定是
root(浏览器登录时用到) - Email 用来收报警/备份通知,将来想用 Proxmox Backup 或 ACME 证书很有用。
网络配置
- 选一块你打算用作管理口的网卡
- 一般是第一块 10GBase-T 口
- 名称类似
nic0(enolnp0) - 可以点进
Pin network interface names右边的Options,查看网卡名称
- Hostname:例如
pve.83080.4029gp - IP 配置建议用静态 IP:
- IP:例如
192.168.31.103 - Gateway:例如
192.168.31.1 - DNS Server:例如
192.168.31.1
- IP:例如
开始安装
- 再检查一眼目标硬盘是不是那块 1TB Intel SSD;
- 点 Install,几分钟就装完(这时代码会装完整 Debian + PVE 包)。
首次重启
- 默认会自动重启
- 需要用 IPMI 的 KVM 里的虚拟键盘,狂按 F11,进入启动菜单
- 选择
proxmox (INTEL SSDPF2KX960HZ-****),从 1TB SSD 启动 - 系统会从 1TB SSD 启动,控制台上会显示:
- 管理 URL:https://你的IP:8006
- Hostname 等信息
- 记下 URL,后面要用浏览器访问
首次登录 Web 界面
在笔记本上打开浏览器
- 访问 https://<PVE服务器IP>:8006
- 例如
https://192.168.31.103:8006 - 证书是自签名的,浏览器会提示不安全,选高级 → 继续访问。
登录
- 用户名:
root - 密码:安装时设置的
- Realm 先用
Linux PAM或Proxmox VE authentication server都行。
订阅提示
- 第一次登录会弹出 “No valid subscription” 的提示
- 直接点 OK 忽略即可(可以后面改成 no-subscription 源)。
将 4TB SSD 配置为 VM 存储
现在 1TB 上已经有一个默认的 local 和 local-lvm 存储了,我们接下来把 4TB SSD 加成一个新的 LVM-Thin 存储,比如叫 vmdata,专门放虚拟机/容器磁盘。
在 PVE 里识别 4TB SSD
- 在左侧点击节点,
Datacenter>pve) - 点击右侧一级选项卡
Disks,可以看到:- 1TB 那块盘(上面已经有 pve 的分区);
- 4TB 那块 空盘(Size ~3.84T,Model 显示
INTEL SSDPF2KX038TZ)。 - 如果 4TB 之前用过,可能会有旧分区/数据,下面先清理
初始化 4TB 磁盘(GPT)
在 Disks 菜单下:
- 选中那块 4TB SSD;
- 如果有旧分区:
- 点击
Wipe Disk,确认清空(会删除盘上所有数据,确保无重要数据)
- 点击
- 点击
Initialize Disk with GPT- 选中 4TB 盘,确认执行
- 这样磁盘就有一个干净的 GPT 分区表,后面好做 LVM。
创建 LVM-Thin Thinpool(vmdata)
继续在同一个节点 pve 下操作:
- 切到
LVM-Thin选项卡 - 点击右上角
Create: Thinpool - 在弹窗中:
- Name:比如写
vmdata; - Disk:选你的 4TB SSD (类似
/dev/nvme0n1) - 其他默认(Proxmox 会自动创建 VG+Thinpool 结构)
- 建议勾选添加存储(默认)
- Name:比如写
- 点击
Create完成。
这样系统就会在 4TB 盘上创建:
- 一个 Volume Group
- 其中的一个 Thin Pool(如 vmdata)
在 Datacenter 里检查/添加存储条目
有的版本创建 Thinpool 时会顺带在 Storage 里创建存储,有的不会,我们检查一下:
- 左侧点
Datacenter,然后在右侧选项卡里点Storage - 会显示一个表格,包含
ID,Type(Directory/LVM-Thin),Content等列 - 查看是否有一行,
ID为vmdata(pve),Type为LVM-Thin,- 如果有:
- 选中它,点击 Edit,确认:
Content至少勾选:Disk image、Container(想用它放 VM/CT 磁盘的话)Nodes勾上当前节点(pve)
- 选中它,点击 Edit,确认:
- 如果没有:
- 点表格左上方的
Add,下拉菜单里选择LVM-Thin - ID:
vmdata - Volume group / Thin pool:选择在前一步创建的 VG/Thinpool
- Nodes:勾上当前节点(
pve) - Content:勾选
Disk image、Container - 保存。
- 点表格左上方的
- 如果有:
至此,4TB 盘就已经作为 vmdata 存储挂载成功了,后面建 VM 时就能选。
命令行
点击 Datacenter > pve > >_ Shell,即可打开命令行终端。
查看 LVM 信息:
pvesm status输出形如:
root@pve:~# pvesm status
Name Type Status Total (KiB) Used (KiB) Available (KiB) %
local dir active 98497780 3849496 89598736 3.91%
local-lvm lvmthin active 794337280 0 794337280 0.00%
vmdata lvmthin active 3717050368 0 3717050368 0.00%如果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,就说明 vmdata 这个 LVM-Thin 存储已经被 PVE 正确识别了:
vmdata lvmthin active ...调整默认存储策略(让 VM 默认走 4TB 盘)
安装完后,系统盘上的存储一般是这样的:
- local(Directory):
- 内容:ISO image, Container template, Backup, Snippets 等;
- local-lvm(LVM-Thin):
- 内容:Disk image, Container;
- 物理上在 1TB SSD 上。
而你希望 VM 的磁盘都放在 4TB 的 vmdata 上,所以可以做两件事:
- 禁用 local-lvm 的 VM 用途
- Datacenter → Storage → 选 local-lvm → Edit;
- 在 Content 里把 Disk image 和 Container 都取消勾选(或者干脆删除这个存储条目,如果你完全不想用)。
- 这样以后新建 VM 时就不会默认落到 1TB 上。
- 确保 vmdata 可用作默认 VM 存储
- 在 vmdata 的 Edit 里确认已经勾选 Disk image、Container;
- 有多个存储时,新建 VM 的窗口里会允许你选,这时选 vmdata 即可。
换源
Proxmox - USTC Mirror Help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help/proxmox.html
查看当前源:
grep -R "enterprise.proxmox.com" /etc/apt/sources.list* /etc/apt/sources.list.d -n创建下面的脚本:
# at: /root
touch ./pve_sources.sh && chmod +x ./pve_sources.sh && nano ./pve_sources.sh写入下面的内容:
# remove enterprise sources
rm -f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pve-no-subscription.list
rm -f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pve-enterprise.sources
# debian sources
sed -i 's/deb.debian.org/mirrors.ustc.edu.cn/g'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debian.sources
# proxmox sources
cat >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pve-no-subscription.sources <<EOF
Types: deb
URIs: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proxmox/debian/pve
Suites: trixie
Components: pve-no-subscription
Signed-By: /usr/share/keyrings/proxmox-archive-keyring.gpg
EOF
# ceph sources
if [ -f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ceph.sources ]; then
CEPH_CODENAME=`ceph -v | grep ceph | awk '{print $(NF-1)}'`
source /etc/os-release
cat > /etc/apt/sources.list.d/ceph.sources <<EOF
Types: deb
URIs: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proxmox/debian/ceph-$CEPH_CODENAME
Suites: $VERSION_CODENAME
Components: no-subscription
Signed-By: /usr/share/keyrings/proxmox-archive-keyring.gpg
EOF
fi运行脚本,并更新源:
./pve_sources.sh
apt update如果成功,输出形如:
Hit:1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debian trixie InRelease
Hit:2 http://mirrors.ustc.edu.cn/debian trixie-updates InRelease
Hit:3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proxmox/debian/ceph-squid trixie InRelease
Hit:4 https://mirrors.ustc.edu.cn/proxmox/debian/pve trixie InRelease
Hit:5 http://security.debian.org/debian-security trixie-security InRelease